特斯拉储能“鲶鱼效应”显现,中国储能企业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2-21 16:48 作者:冯璃月

近日,特斯拉宣布其位于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产能高达40GWh。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建设的第二座储能超级工厂,标志着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进一步扩张。

特斯拉的储能战略中,上海工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前,特斯拉曾因储能产能不足而受到制约,但随着上海工厂的投产,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特斯拉预计,到2025年,其能源系统的装机量将实现至少50%的同比增长。

特斯拉的强势入局,无疑给国内储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一条超级“鲶鱼”,特斯拉的到来或将彻底改变中国储能行业长期以来的“价格战”和“内卷”现状。

尽管特斯拉的储能产品价格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但这并未影响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2023年,特斯拉已经超越阳光电源,成为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的领头羊,市场份额高达15%。

特斯拉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国内储能市场,价格战被众多企业视为制胜法宝,导致利润微薄,行业陷入困境。然而,特斯拉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从不参与价格战,始终保持产品的高价位。

以特斯拉的Megapack储能系统为例,其价格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今年年初,特斯拉一套2小时的Megapack价格高达102.86万美元(不含税与安装成本),折合人民币约为2.23元/Wh。相比之下,中国电建在同一时期的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候选入围供应商的平均单价仅为0.4687元/Wh。

尽管价格高昂,特斯拉的储能产品却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性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特斯拉的储能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部署灵活、安全可靠以及维护成本低等优点。特斯拉还提供长达20年的质保服务,远超国内储能产品的质保期限。

特斯拉的品牌力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为其储能产品的高价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撑。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高度的认可度。

特斯拉的储能产品之所以能够保持高价且畅销,还得益于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科技创新实力。特斯拉的储能产品体系相对简单,主要包括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三种,分别面向家庭、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及公共事业单位。

特斯拉不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特斯拉的Megapack储能系统以软件为核心,其BMS(电池管理系统)和EMS(能源管理系统)表现出色,能够高效监控和管理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特斯拉的Megapack储能系统还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随时与电池模块、逆变器和温度系统集成安装。特斯拉还积极引入AI技术,通过该技术将分布式储能箱整合为虚拟电厂,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特斯拉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特斯拉能够在海外建设超大项目,并快速投产,离不开其高效、安全、自主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特斯拉注重供应链的本土化建设,以上海超级工厂为例,其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

特斯拉在打造供应链时还遵循分散供应的原则。以储能电芯为例,特斯拉的供应商从最初的LG新能源,逐渐扩展到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等多家企业。特斯拉还与供应商深度绑定,展开多种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特斯拉还强调“与供应链共生共赢”的理念,不断优化付款周期,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特斯拉的付款周期已经缩短至90天左右,远低于国内一些厂商的付款周期。

随着中国储能企业全面走向全球,特斯拉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无疑为它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特斯拉的成功经验表明,储能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中立足,必须注重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同时打造高效、安全、自主的供应链体系。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