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再次聚焦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重大议题。今年的晚会主题定为“共铸诚信,提振消费”,旨在加强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监管,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为了促进消费金融的发展,进而提振消费市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3月14日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积极投入消费金融领域,为消费市场的复苏贡献力量。然而,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网络贷款市场的乱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网络贷款市场迅速扩张,但其中不乏一些不法中介机构利用“低息快贷”、“无条件放款”等诱饵,通过虚假宣传和违规收费等手段,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机构往往隐藏各种隐性费用,如高额的服务费、担保费等,使得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债务危机。
以桔多多平台为例,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反映,该平台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收取高额服务费。而桔多多作为桔子数科旗下的借款及消费分期平台,本应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借款服务,却陷入了暴力催收、收取高额隐性服务费等争议之中。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涉及桔多多的投诉案例已高达29851条。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易得花”平台也被曝出收费设计极具迷惑性,缺乏透明度。用户在完成一系列借款流程后,才在最终页面发现隐藏的综合服务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担保费、融资管理费、担保服务费等,总额甚至超过利息的数倍。类似的情况在多个借贷平台上屡见不鲜,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针对网贷市场存在的种种问题,北京金融监管局于3月13日再次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诱导性营销宣传。这些中介机构往往通过虚假承诺诱签约、伪造材料骗贷款、捆绑收费藏陷阱、泄露信息牟暴利等手段,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网贷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的问题,广东祈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飞律师指出,根据最新司法规定,民间借贷利息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而目前多数网贷平台将费率上限设置为36%,这显然超过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李飞律师还强调,根据最新的LPR利率,3月以来成立的借款合同利率上限应为12.4%,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出此部分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