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科技在江西省上饶市推出的首个分布式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项目,现已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由5.99兆瓦的屋顶光伏阵列和9台储能柜组成,标志着晶科科技在能源转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走进晶科上饶制造基地,4万平方米的屋顶上,深蓝色的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源源不断地为整个工业园区提供着绿色电力。与此同时,车间内的高温机台轰鸣作响,数字化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负荷曲线,智能储能柜发出低频嗡鸣,整个园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智能微电网的年发电量预计可达648万千瓦时。自3月21日并网以来,已累计输出绿色电力超过60万千瓦时,储能系统也已累计放电逾4万千瓦时。该系统深度融合了光伏发电、储能调峰以及5G智能管控技术,为晶科上饶六厂工业园区打造了“零碳供能+智能制造”的双重示范样板。
在微电网项目中,储能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力供应过剩时,储能系统能够储存电能;当电力供应不足时,它又能释放电能,从而起到调节电力供需平衡、稳定电网电压、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的作用。这一系统有助于解决分布式电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确保园区内电力的稳定供应。
除了储能系统外,晶科科技还运用虚拟电厂等先进技术,以晶科智慧工厂工业负荷为基础实现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调度能源供需,园区内构建了一个“微型电力市场”,使得发电、储电、用电环节能够高效协同。
在切片车间内,228台切片机正在有序运转。晶科智慧大工厂设有智能化中控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员工能够同时监控多台机器,实现了员工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后台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够持续监测设备温度等参数,及时预警潜在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
在微电网控制中心,数字化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源网荷储”四端数据,包括光伏实时发电功率、储能充放状态、各车间负荷曲线以及电网交互参数等。这些数据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监控和调度依据。
晶科科技源网荷储微电网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工业园区能源转型提供了“江西样本”,更有望通过政策创新与模式复制,为全国绿色制造提供可推广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目前,该微电网模式已在多地得到复制推广,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作为绿电运营领域的领军企业,晶科科技已成功投运多个园区微电网及大型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接近1.4吉瓦,并与多家行业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绿电绿证业务方面,晶科科技通过旗下专业的售电公司,将绿电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向市场,助力客户实现绿色收益的最大化。
在晶科上饶六厂,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屋顶的光伏矩阵上时,金色光芒与蓝色光伏板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这个年减排5132吨二氧化碳的微电网系统,不仅是一个能源供应设施,更是中国制造企业绿色转型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晶科科技的这一项目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众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发展路径,引领着行业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