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之后,大模型终于开始往科大讯飞的钱包里装利润了

   发布时间:2024-10-23 11:02 作者:顾雨柔

文|松果财经

2024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在半年报里这样写道:“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以及大模型产业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超过 6.5 亿元。”

于是在上半年,科大讯飞盈转亏。

最近,科大讯飞发布2024年最新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17.7%,至148.5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转盈为亏,相比2023年同期的9936.21万元,下滑了-445.91%,扣非亏损4.68亿元。

大模型从科大讯飞的钱包里猛掏更多利润,就像一颗“黏牙的糖”,科大讯飞正在尽力吞掉它。

好消息是,相比于前两季度的大幅亏损,三季度净利润已经止跌。财报显示,科大讯飞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5696.14万元,同比增长120.87%,环比扭亏为盈。

而特别有意思的是,雪球显示当前科大讯飞的股东人数超过35万,基本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有争议,就会有分歧。接下来,有多少人会陪科大讯飞走下去,又有多少人会选择离开?

主动承压,科大讯飞的强自主决心

事实上,科大讯飞遭遇的盈利考验可以追溯到其2019年、2022年两次面临外部限制带来的冲击上。

2022年10月,科大讯飞再一次被极限施压。

虽然当时它极快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依靠一些可持续型根据地业务的稳增长,抵消了一部分大项目延期所产生的影响,并在当年坚挺地实现了收入和毛利小幅提升。但影响还是很难一次消除。

一方面,从供应链到相关的合同签需要调整的过程,突发事件也影响了当期订单签订的节奏。当时其第四季度超有过20个项目、超过30亿元合同延期,年度收入增速也有2021年的40.6%骤降至2.8%。

另一方面,三年两次遭遇外部不可控风险限制的经历,刺激科大讯飞进一步计划更长远的未来,去夯实其AI产业“国家队”的实力,让自主可控再上新台阶。

2022年,科大讯飞研发费用首次扩容至30亿元以上。当年新增了约8亿元到教育、医疗等业务的合作平台拓展投入、新产品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适配等方向。

收入增速与投入增速的反向而行,再加上金融资产股价波动带来的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当年其归母净利润同比-63.94%至5.6亿元——这其实是一种“主动承压”。

2023年,伴随外部影响逐渐削弱,其利润又进一步提升至6.57亿。

这一阶段中,其收入规模始终保持扩张,“国家队”的底子还是可靠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科大讯飞两次面临外部限制,其自主可控的决心也前所未有之坚定。

ALL in大模型,科大讯飞是认真的

大模型是AI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阶跃。随着大模型赛道的发展潜力成为全球共识,科大讯飞选择了“All in”。

2023年,科大讯飞投入了超20亿元用于研发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同期带来其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同比2022年减少了71.74% 至1.18亿。并在2024年进入了罕见的亏损期。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科大讯飞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及增速:-3亿元、-1亿元;-418.99%、-176.21%。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曾指出,今年一季度亏损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继续加大了研发投入,也同步加大了市场投入”其中围绕大模型底座研发费用增加4.2亿,围绕大模型新增1.2亿营销推广费用。

上半年围绕大模型相关的总投入实际则更大,超过了13亿。具体包括通用大模型研发投入增加4亿,大模型训练推理平台工程化的研发投入增加1.6亿,大模型推广和应用推广投入增加1.2亿,各BG、BU围绕大模型产品化的投入增加超过6亿。

如果撇开这些投入和费用,其他费用其实都相对减少。甚至如果扣除星火大模型研发推广相关的费用,科大讯飞上半年的扣非利润是同比增加的。这就是“主动承压”的内涵,研发就像储备军粮,存就是花,一时间报表不好看也正常。

三季度,科大讯飞营业总支出进一步同比增长17.33%至155.17亿元,其中,年内研发费用已总计30.371亿,开发支出较期初余额增长145.82%。

为举公司之力支持大模型的发展,刘庆峰还表示:“公司持有的三人行、寒武纪、商汤这三家的股票,我们为了打大模型的仗在合适时间已经全部清仓了,去年一季度有的资产增值今年就没有了。”

这是决心,也是定力。为了在极致研发的同时避免盈利出现过大偏差,刘庆峰曾在8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要剔除不盈利的小业务,把战略业务做得更大。

前三季度,伴随经营规模的稳步增长,其毛利率稳定保持在40.45%。其中,第三季度其收入同比17.73%至55.25亿元;同期毛利增长了16.68%,达22.60亿元。

同时,其讯飞星火的产业生态也进一步加强,前三季度新增开发者数量达177.7万,并正与41.5万余家企业客户用星火创新应用体验。数据显示,讯飞星火App在安卓端的下载量目前已超1.9亿次。据七麦数据,“讯飞星火”是国内工具类通用大模型 APP 排名第一。

聚焦主业,或许正是驱动科大讯飞利润止跌、业绩扭亏为盈的主导因素之一。

率先走通大模型的商业之路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重金投入之下,科大讯飞的回血速度其实还比较健康。第三季度,其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15亿元,同比增长100.09%。

回款方面,据江涛介绍,第三季度销售回款6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增速远高于同期收入增速。按照现金流的季节性规律,第四季度将迎来回款高峰期,若相关政策执行到位,公司对第四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持有信心。

而这也意味着,在大模型的赋能下,科大讯飞潜在的成长性其实远远不能被当前的营收利润水平展现。

事实上,放眼整个大模型赛道,商业化模式的打通才是制约众多相关企业的能否在长跑中“存活”关键。

单季度扭亏为盈、产业生态强化、回款速度加快的背后,凸显的是科大讯飞AI大模型的商业化可行性这个价值点。

早前,刘庆峰曾提到了星火大模型2024年的三条商业化路径:第一是赋能科大讯飞的C端硬件,使其保持快速增长;第二是在科大讯飞看好的教育、医疗、汽车、金融、能源和运营商等赛道落地;第三是通过讯飞开放平台对外部开发者赋能,以此获取收入。

而日前,江涛就这三条路径的进展也做了相应回应,其一,目前星火大模型在消费者、教育、医疗、汽车等已有场景中加快规模化落地,商业价值闭环得到初步验证。

据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在AI的加持下,其C端硬件销量稳健增长。其中学习机销量增长超过100%,用户满意度和推荐值(NPS)持续保持行业第一;消费者与开放平台业务收入增长44%,智能汽车业务增长49%,有效对冲了G端业务下滑的影响。

其二,B端以大模型为切入点,在运营商、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与央国企战略合作深度运营。

当前,大模型加速在央国企落地,科大讯飞表示,“讯飞星火”大模型成为央国企首选。

报告显示,科大讯飞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和中科院等多项国家战略任务。

据财报引援的融中财经数据,今年,我国大模型市场公布的中标项目数量达到653个,科大讯飞成功中标38个项目,是上半年大模型中标数最多的市场化玩家,且8月份单月中标金额突破1.5个亿,行业排名第一。

例如,与中国电信合作联合为中海油打造海洋能源领域大模型,与中国移动合作为中国石油打造能源化工领域“昆仑大模型”,与中国绿发共同建设首个绿色产业行业大模型-“泰山大模型”,共筑首个央企AI总部。其在B端的“国家队”形象非常突出,特色鲜明。

路径三,通过标准化产品如iFlyCode、招采、会议、文档、翻译等标准化产品,实现企业级市场的规模化推广。

目前,星火大模型的代码能力经交通银行、京东等测试,在业界处于领先水平。自iFlyCode发布以来,已在京东云、软通动力、交通银行等100多家机构对接应用,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人工提效。

星火大模型盈利模式的初步成功,让科大讯飞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进一步精雕细琢。

管理层表示,未来几年将不再盲目增加算力投资,而是专注于在有限投入下实现大模型的深度落地。

其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千亿到百亿,甚至更低参数的模型将在各个领域深入应用,公司在这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智能座舱和机器人领域,科大讯飞的“语音交互+后台大模型”路径将为其带来独特竞争力。

“在有限的投入下,我认为我们可以把大模型落地这个仗打好”。

再过两天就是10月24日,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就要来了,会上它将再次升级讯飞星火大模型底座能力,数学、代码和长文本能力都将迎来提升。其还将首次发布多模态视觉交互及超拟人虚拟人交互能力。

新的信息会带来新的观点。也许在四季度,科大讯飞的股东人数会经历一轮巨大变化。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