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尤其是对比国外的大多数国家,交个话费需要几天,订个外卖需要几个小时才能送达,网上购买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有可能一个月才会送到家门口。反观我们的网购,不论是再远的地方,必保一个星期送货上门,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网购的速度之快无人能及。
电商崛起
说起网购,在电商时代发展快速的今天,大量的电商平台蜂拥而出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但不可否认的是马云的淘宝一向是电商行业的龙头老大。
其实在我们本土上的淘宝,京东等平台相互竞争发展的同时,美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网购平台亚马逊也曾在中国战场上企图占有一席之地,只可惜虽然实力雄厚,但终究在中国一败涂地。
亚马逊是由杰夫·贝佐斯创立的网上书店,诞生地在美国,主要的经营范围就是图书。
度过了短暂的艰难时期后,亚马逊这种电商模式就受到了全美国甚至全球人民的欢迎,杰夫·贝佐斯也凭借着这个蒸蒸日上的平台名利双收,再加上当时全球的互联网正在普及阶段,可以说无论到哪里都有亚马逊扎根开花的可能。
2004年杰夫·贝佐斯开启了全球争霸计划,最主要的战场就是人口众多电商行业去不足的中国,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全球的电商霸主,在中国遭遇了最大的滑铁卢。
配送失利,口碑尽失
双十一是最早是淘宝为促进客户消费而制定的购物节,在这一天淘宝上的商品大多数会打折,而且折扣力度特别大,所以双十一这一天吸引了大多网购爱好者进行网购。
虽说是淘宝制定的双十一购物节,但其他各个平台大多也会搭一波顺风车,可以说双十一不仅是商家的一次提升口碑的机会,也是消费者对各大平台的一次期末考试绝大多数平台会尽全力保证消费者在双十一的购物体验,商品质量、配送、售后、价格等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
亚马逊当然也想在双十一展露一下头脚,打破一直以来的僵局,可亚马逊显然低估了双十一在消费者心中的重量,某年双十一的时候,亚马逊以超低的价格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下单,但亚马逊的后期并没有发货,原因是商品价格太低,没有利润可图,最后下单的人都被告知缺货订单自动取消。
这在顾客至上的中国可是一件砸招牌的事情,要是换到其他平台,即使是商家赔钱也会给顾客发货,但亚马逊将对付美国人那一套理论放到了中国人身上,所以这次双十一后亚马逊口碑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说一落千丈。
管理经营没有本土化
最了解中国人的当然还是中国人,亚马逊这个外国品牌大概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经营上,都脱离了中国本土的需求。就拿购物习惯来说,美国大多网购美妆用品,而中国大都喜欢购买衣服,美国人有一半不介意有配送费,但中国人90%都不喜欢有配送费的商品。
所以亚马逊入驻中国后,依然用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来服务中国人,显然不能更好的迎接中国市场的需求。
其次从团队来讲,亚马逊曾经用采用美国人的奖励机制来管理中国的配送团队,这使得大部分配送员的收入急剧下降,无奈之下配送人员纷纷离职,没有了专业的配送团团队,亚马逊只能将配送工作承包给第三方团队,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国内电商行业的崛起
郭德纲曾经说过:“不是我的相声说的有多么的好,这都是同行们的衬托。”中国电商行业也是如此,在亚马逊停滞中国一筹莫展时,马云、刘强东的电商平台纷纷发现商机瓜分中国市场。
马云以亚马逊的模式为基础,摸索出一套适用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模式,一边加大宣传力度,一边免费吸引商家入驻。刘强东的京东更是将配送团队不断升级,以快速的配送吸引了大部分用户。而后拼多多等平台的崛起,又占领了中国低端的消费市场。
这样一来,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的亚马逊,只能无奈败北,最后杰夫·贝佐斯只能狼狈收拾行装,带着6万亿资产,退出中国战场。
在亚马逊全球开花的时候,中国的亚马逊去枯萎至死,这其中固然有本土电商崛起的原因,但同时杰夫·贝佐斯经营管理不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入乡随俗,无论是哪一种外来的产品在入住本土时,都要了解调查本土用户的习惯,打造出一只适用本地的团队,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
但无论是本土的电商还是外来的电商,在良性竞争中受益的还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