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Q3:汽车超预期成为“新支点”,全线开花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4-11-21 16:17 作者:孙雅

小米,又悄悄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1月18日,小米发布2024Q3财报。财报显示,Q3期间,小米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63亿元。

图|小米近九季度财务数据统计

至此,小米单季营收已经实现“三连跳”。在过去三个季度,营收增长都在27%以上。小米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90亿元,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水平。

小米的现金储备达1516亿元,为史上最高。庞大的现金储备量,又让外界吃惊了一把。

“小米交出史上最强业绩”,财报发布后,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如是说道。

从手机大盘到造车新业务,小米Q3期间都展现了向上生长的强大生命力,可以称得上是“干一行成一行”。

2024年,已满14周岁的小米,已经摆脱青春期的迷茫和挣扎,正迈着坚定的脚步,向着百年基业长青挺进。

01

“丰收季”:全线开花,汽车高歌猛进

刚刚过去的三季度,可以说是小米的“丰收季”。小米创造史上最强业绩的背后,各项业务都站上了新的起点。

分业务来看,一直以来“占大头”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3.9%。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Q3,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10万台,同比增长3.1%‌。

小米手机的高端化战略还在稳步推进,在4000-5000元价位段的市占率为22.6%,同比提升了9.7个百分点;在5000-6000元价位段的市占率为6.9%,同比提升了2.4个百分点。

10月底,小米 15系列发布后,销量很快突破了100万,而且突破100万的速度要明显快于14系列。

BGD资深分析师李刚告诉,小米 15系列上市后,相较于其他厂商的旗舰机,具备先发优势,销量表现上也更加优异。

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26.3%,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20.8%。在可穿戴领域,24Q3小米全球可穿戴产品出货量同比涨超50%。

在白电业务上,小米财报会上透露,本季度实现了超过50%的同比增长,前九个月增长也维持在45%以上。

具体到各产品线,小米冰箱与洗衣机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冰箱出货量超81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20%;洗衣机出货量超48万台,同比增长超过50%。

小米空调Q3出货量超17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55%。根据AVC最新数,,小米已成功跻身中国线上空调市场前三甲,市场份额达11.82%,甚至对空调巨头格力也造成了压力。

李刚对指出,三季度,大家电行业在“国补”政策下明显回温。在行业涨势之下,小米也抓住了这一波红利。

小米互联网业务在Q3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85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至77.5%。

‌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得益于用户规模的扩大,小米的月活跃用户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9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6.86亿,其中,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68亿,同比增长10.6%。小米智能电视月活跃用户数达6910万,同比增长7.3%。

除了“手机×AIoT”之外,小米汽车业务表现更是值得关注。Q3期间,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为97亿元,汽车交付量达39790辆。

也就是说,小米汽车自上市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在公布业绩的第二个季度,营收规模就已经逼近百亿。

上半年时,小米定下了全年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的目标。11月13日,小米汽车宣布,10万辆交付目标已经实现,仅用时230天,创造新车企10万台最快下线纪录。接下来,小米将冲刺2024年全年交付13万辆的目标。

总的来看,小米手机、可穿戴、大家电乃至汽车,都处于增长态势,呈现出了“全面开花”的局面。尤其汽车业务,作为未来全新的增长曲线,更是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

02

从“被质疑”到“坚定看好”,小米汽车加速进化

三年前,雷军宣布造车时,小米还备受质疑。

在市场竞争激烈、投入门槛高、技术挑战大的汽车行业,小米很可能比拼不过深耕已久的造车前辈们。即便是在新车上市前小米举办的各种交流会上,不看好的声音也一直都在。

三年后的2024年,小米汽车一上市,就在赶超同行们。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健康的毛利率是健康发展的基础。小米上一季度首次公布毛利率时,15.4%的毛利率,与同行相比就已经非常可观。

这一季度,小米汽车毛利率也已提升至17.1%,超过了小鹏(15.3%)、极氪(15.7%)、零跑(8.1%)等多家国内新势力品牌。

除此之外,Q3期间,小米汽车亏损也已经收缩至15亿元。Q2季度时,小米汽车曾被简单粗暴地将亏损分摊至每辆车上,称“每卖一辆车亏6万多”,但按照这一算法,这一季度小米单车亏损已经收缩超40%,至约3.7万元每台。

需要注意的是,造车行业很多研发成本是前置的,而且规模效应可以快速分摊成本。

财报会上,卢伟冰称,小米目前所有的投入成本只能分摊在一款车上,但随着规模起来、成本优化、工厂满产,小米毛利也将会有更大改善。

民生证券相关研报也指出,随着交付规模的提升,规模效应会更加凸显。

而要规模起来,销量是一个重要因素,小米已在中国大陆地区38个城市开业127家汽车销售门店,推动汽车更快交付。

产能是另一个关键影响因素。财报会上,小米透露当前汽车交付周期保持在20周左右。这与头部选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明年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投产,这个问题或将得到缓解。

Canalys相关报告指出,小米在中国的年销量达到35万台时,可能将成为其全球扩张的关键因素。今年,小米将交付13万台,小米汽车向全球扩张的日子,预计也会很快到来。

此前,高盛曾预计,小米汽车将在2028年实现盈利。但随着小米各种超预期的表现,盈利的时间点或将来得更早。

从毛利提升到亏损收窄,这些都在印证一个事实,就是小米汽车“首车即爆品”。而且,小米是为数不多“破圈”抓住女性用户的车企。

《2023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女性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度更强,占比达44%,高于男性的31.6%。

小米SU7上线后,雷军直言,卖得好,核心就是女用户多。SU7发布时,在200多个卖点中,雷军将色彩和防晒两个卖点放大,就是为了吸引女性用户。

11月16日,雷军在社交平台称,小米SU7 Ultra已经有10%的女性用户预订,Ultra也被誉为是“大女主座驾”。

要知道,小米SU7 Ultra定价超80万,是一个妥妥的高端车型。据小米披露,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发布10分钟小订订单超3680台,将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

这款车型被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们买单,也代表着小米汽车已经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

但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小米SU7 Ultra原型车10月首次征战纽北赛道,就取得了6分46秒874的成绩,小米这个“后来者”,一上来就成功挑战了老玩家,击败传统豪华车保时捷Taycan,成为纽北赛道最速四门车。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指出,小米汽车作为一个新锐品牌,当下还处于市场站位阶段,但能拿出如今的成绩,已经做得不错。

三季度报告发布前后,高盛、摩根士丹利、华泰证券、花旗、汇丰等多家头部机构均给予小米“买入”评级。这说明,小米汽车已经被坚定看好。

03

“干一行成一行”,小米越来越“稳准狠”

从最开始的手机,到大家电,再到如今的汽车,小米可以说是将“干一行成一行”落到了实处。

小米汽车“杀出重围”,离不开小米一直总结经验方法论、出手“稳准狠”。

吸取了小米手机的经验和教训,小米汽车并没有走低价路线,而是从一开始就是进行核心技术研发,从中高端做起,瞄准目标,埋头赶路。

财报发布前夕,小米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底盘预研技术,对外公布了全主动悬架、超级四电机系统、48V线控制动和48V线控转向四项核心技术。仅仅一年时间,小米汽车就发布了三代底盘技术。

小米最近还对外展示了“车位到车位”的智驾系统,小米智能驾驶先锋版将于12月底推送,搭载前沿的端到端大模型与视觉语言大模型。

核心技术的研发,当然离不开庞大的研发投入。小米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汽车投资约88亿,其中大部分都是研发费用。

仅在Q3期间,小米研发支出达60亿元,同比增长19.9%。Q3期末,研发人员总数达20436人,环比增长超过了10%。

卢伟冰表示,小米汽车业务跑得快,一是有高水平人才,另外一点就是“拼命投”,小米在智驾的原则是“上不封顶”,明年研发费用还会继续增长。

除了手机、汽车,小米做家电,也延续了“大力投入研发”这个准则,要做自研,已经发布了小米上出风空调、双区洗衣机,未来还要做上游核心器件的研发。

小米新十年的目标是,“持续投资底层核心技术,致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从对研发的大力投入来看,不得不说,小米是个“狠角色”。

除了底层核心技术之外,小米的生态系统和AI能力,也是小米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小米10月发布的小米澎湃OS 2拥有Hyper Core、Hyper Connect、Hyper AI这三大核心技术创新,在跨端智联和AI体验上都有较大突破。

卢伟冰称,未来小米将把AI与车辆、家居等品类进行更好结合,渗透进用户的日常生活中。

这也意味着,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布局的影响力正在显现。“人车家全生态”真正形成闭环才一年,当下还处于早期,但再过几年的积累,将会爆发出更强大的势能。

葛甲也表示,等到小米汽车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品牌天然的黏合性之下,通过软件系统的整合,人车家全生态的能量,将能够全面显现出来。

不过,需要理解的是,手机和汽车,都是“赢家通吃”的行业。只有留下来的头部几家,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雷军曾预言,手机行业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了,但目前市场上的这几家,不可能都活下来。电动汽车的比赛才刚刚开始,但最后可能也是只剩下头部几家。小米要用15~20年时间成为全球前五的全球车厂。

商业竞争永远没有尽头,但无论是手机、大家电还是汽车,无论是底层硬件还是软件生态,小米始终秉持着一种深邃而坚定的长期主义。这份执着和远见,也必将会让小米迎来更多的“丰收季”。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