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再获一个IPO,小米CFO现身站台,顺丰港股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破2000亿

   发布时间:2024-11-27 21:21 作者:沈如风

快递首富王卫再将一个IPO收入囊中。

11月27日,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6936.HK,下称“顺丰控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

截至当日收盘,顺丰控股报34.3港元/股,与发行价持平,总市值约1710亿港元。顺丰控股的上市也是今年港股仅次于美的集团的第二大IPO。

创始人王卫在上市仪式现场称,顺丰已经营31年,7年前于A股上市,7年间集团面对不少困难,但团队有能力接受任何挑战。

上市闯关400余天

从30年前穿梭于香港和内地之间运送货物,到坐拥年营收超2000亿元的物流巨无霸,王卫带领顺丰控股闯出了一片天。

尽管其此前一度袒露对资本市场的排斥,但过去7年间,顺丰系旗下相继跑出四家上市公司,包括顺丰控股(002352.SZ)、嘉里物流(00636.HK,于2021年收购而来)、顺丰同城(09699.HK)、顺丰房托(02191.HK)。此次顺丰控股港股二次上市后,顺丰系旗下上市平台已经达5个,若算上正在冲刺IPO的丰巢,王卫的上市版图还将继续扩张。

不过,此次顺丰控股登陆港股并不算轻松,前后耗时一年多。

最早在2023年5月,彭博社消息称顺丰考虑于2023年在香港第二次上市;随后8月,顺丰控股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但彼时整个港股走势并不乐观,王卫也在股东大会直言“赴港上市一定会选择最好的时机,而不是最短的时间”。2024年2月,顺丰控股的IPO招股书首次失效。

今年4月以来,港股市场出现明显回暖信号,中国证监会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6月,顺丰控股二次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拿到上市“路条”。

顺丰控股的H股上市也开启加速条。

招股过程中,顺丰控股获得了一波投资者的追捧。此次顺丰控股拟全球发售1.7亿股H股,在11月22日截止认购时,香港上市公开发售部分获得79倍超额认购,涉473亿港元。根据最终招股信息,顺丰控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6.62亿港元,成年内香港的第二大规模IPO。

11月27日上市当天,顺丰控股港股开盘曾一路走高,最高时上涨3%到35.35港元/股,市值达2212亿港元。不过,随后回落,截止收盘时已回落至发行价。同时,A股平台当日收盘时股价跌0.5%,股价报41.86元/股。

小米也是投资人

顺丰控股在港股二次上市,王卫的意图十分明显。

11月27日,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在港上市对顺丰意义重大,集团可依托香港平台更好发展国际市场。

早在去年股东大会时,王卫便袒露上市是出于国际化的考虑。尽管此前顺丰在国际业务上已有一些投资,但王卫认为“还不够”,顺丰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并希望未来能够用资本方式快速扩张。

为抓住国际化机遇,早在2021年,顺丰控股便耗资约175.55亿港元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份,踏出搭建海外市场的关键一步。

同时,基建、航线、海外末端等投入也在持续。2022年,顺丰参与投建的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历时8年正式投运,据了解,投运以来花湖国际机场已初步构建起辐射欧洲、北美、中东、亚洲、非洲的航线网络布局。今年1至9月,花湖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五,增速为全国第一。此前有机场营运人士也告诉,鄂州花湖机场的投运将长三角的一些货量与流量都“抢”了过来。

不过,有顺丰高层也曾对直言,国际化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一定需要分步骤循序渐进,先将亚太网络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起来,才能继续攻克欧美或其他新兴市场。持续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顺丰控股总负债升至11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2.59%,较其他快递公司的负债水平偏高。

而登陆港股,也便于顺丰接触国际资本及相关资源,从资本运作层面帮助顺丰拓展国际市场。此次顺丰控股H股上市的基石投资者中,就包括了美国橡树资本、信和置业旗下惠汉、中国太保、Ghisallo、睿郡资产等10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小米集团旗下投资机构Green Better也出现其中,以2000万美元的投资金额占股0.09%。

注意到,在现场敲钟的一张照片中,小米CFO林世伟也亲临“站台”,与王卫一起合影。要知道,在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香港上市当天,王卫也曾作为小米的基石投资人现身敲钟仪式。

物流专家赵小敏分析认为,顺丰与小米在产业链上的相互依赖,能够提升双方的市场竞争力,此次入股有可能在未来打开双方更广泛的合作空间。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