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新任掌门布莱恩·尼科尔(Brian R. Niccol)于2024年9月9日正式接掌这家全球咖啡巨头,成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尼科尔曾成功带领Chipotle走出困境,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使他成为业界的焦点。此次,他以1.13亿美元的薪酬和远程办公的特权,被寄予厚望能带领星巴克重振雄风。
然而,尼科尔上任后的首个财季业绩却不尽如人意。截至9月底,公司营收为90.7亿美元,同比下降3.2%,股东应占利润更是下降了25.5%,达到9.093亿美元。全球可比同店销售额下降了7%,其中北美和美国市场下滑6%,中国市场更是下降了14%。这是星巴克连续第三个季度销售额下滑,业绩几乎回到了疫情后的低谷。
面对这样的业绩,有人对尼科尔的领导风格提出了质疑。有评论指出,尼科尔的领导方式更像是“在海边洗脚”,而非勇敢地“下海”面对挑战。批评者认为,尼科尔缺乏深入的调研和明确的战略重点,他的改革更多停留在表面,没有触及公司的核心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也指出,尼科尔的改革措施更像是“修补表面裂缝”,而非进行彻底的结构性改革。文章提到,尽管恢复传统项目如调味吧台和陶瓷杯能引发短暂的怀旧情绪,但并不能挽回星巴克在北美和中国市场失去的主导地位。
尼科尔在应对危机时的“官僚化”倾向也备受诟病。《财富》杂志分析指出,尼科尔试图通过小幅度的调整来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但这种逐步调整的方式并未能满足市场对迅速变革的期待。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尼科尔的“谨慎陈述”更是让投资者对其改革力度产生了怀疑。
星巴克运营上的复杂性也是导致其利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尽管尼科尔提出了“简化菜单”的策略,但他在推动高效运营上却显得犹豫不决。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运营难题。
尼科尔在Chipotle的成功曾让他被誉为“奇迹经理”,但如今他却在星巴克的复兴之路上步履维艰。有评论指出,星巴克需要的是一位敢于大刀阔斧改革的战略家,而不是一个靠延续过去模式维持现状的管理者。尼科尔能否在星巴克实现自己的“奇迹”,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年终奖金问题上,尼科尔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高层薪酬的透明性与基层员工奖励的缩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加剧了员工对领导层的不信任,也反映了星巴克内部文化的裂痕。
为了重振公司业绩,尼科尔近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他宣布在本财年内暂停任何价格上涨,特别是取消了非乳制品饮料的额外收费,以体现对价格透明度的重视。同时,他还计划在门店重新引入咖啡调味吧和陶瓷杯供堂食顾客使用,并增加更舒适的座椅,以营造更温馨的氛围。
在菜单方面,尼科尔计划简化产品线,减少复杂的定制选项,以提高运营效率。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确保顾客在四分钟内获得饮品,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让顾客在不到30秒内拿到一杯现煮咖啡。
为了提升移动订单的准确性和效率,星巴克还与DoorDash合作,将其在线订购平台整合到星巴克应用程序中,提供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这些措施显示了尼科尔致力于回归星巴克核心价值、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决心。
然而,尼科尔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客户体验的脱节是星巴克运营难题的根源之一。尼科尔需要解决的不仅是哪些产品可以精简,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在点单、支付和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顺畅”和“人性化”。
星巴克品牌定位的摇摆也是尼科尔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随着远程办公和外卖增长的趋势,消费者对星巴克的期待已从“舒适的第三空间”转向“高效的拿取场所”。尼科尔的战略显然没有捕捉到这一变化,这让他在品牌定位上显得摇摆不定。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从本地品牌的崛起,到消费者对国际品牌的情感淡化,尼科尔需要制定更敏捷且文化敏感的策略来应对。这不仅需要他对中国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他具备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尽管尼科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他仍在努力寻找星巴克复兴的道路。他的举措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然而,无论结果如何,尼科尔都已经成为了星巴克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