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商业化之路坎坷:用户增长放缓,生活方式电商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24-12-17 17:01 作者:杨凌霄

近期,小红书的内部架构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小红书将商业化、社区及电商的算法部门进行了整合,并成立了全新的应用算法部。这一举措并非孤立事件,今年以来,小红书的组织架构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伴随着显著的人员变动。

这些频繁的组织变动背后,折射出小红书在推进商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尽管小红书试图通过“生活方式电商”战略减少对广告业务的依赖,但该战略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少难题。特别是电商业务的拓展,难以覆盖到更广泛的消费品类。同时,用户增长放缓也为电商业务的发展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如何在保持内容特色的基础上,成功实现电商的商业化,成为小红书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具体操作上,小红书的架构调整涉及多个层面。新成立的应用算法部由社区技术部负责人夏侯兼任,直接向技术副总裁风笛汇报。与此同时,电商运营部门也经历了多次重组。今年5月,原本独立的买手运营和商家运营业务合并为电商运营部,成为电商二级部门。然而,仅一个月后,电商运营部的架构再次调整,由多人共同管理,分别负责行业商家组、买手组、美奢服商业化以及新成立的KA(关键客户)组。

除了架构调整,小红书的职级体系也进行了重大改革。8月,小红书宣布取消R(专家岗)序列,简化管理层级,实行任命制。薪酬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工作难度和结果将直接影响奖金和薪酬。业内分析认为,这一改革旨在解绑激励和职级晋升,更加及时、充分地奖励取得成果的人才。

在架构调整和职级体系改革的同时,小红书还启动了大规模裁员。据报道,7月4日,小红书的电商产品、商业化及社区技术等多个部门开始裁员,主要针对绩效低于3.5的员工,裁员比例可能高达20%-30%。

小红书的商业化困境是其频繁调整组织架构和裁员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内容平台,小红书的收入主要依赖广告业务。据数据显示,2022年,广告业务贡献了小红书80%的营收。为了摆脱对广告业务的过度依赖,小红书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但成效并不显著。2014年推出的“福利社”自营电商平台和2022年推出的“小绿洲”户外运动平台均在2023年关闭。

小红书随后提出了“买手电商”模式,试图通过买手(包括主理人、商家、创作者等)打造平台差异化。然而,这一模式并未能彻底改变公司的营收结构。2023年,小红书的营收达到37亿美元(约合270亿人民币),净利润5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仍占据近80%的份额。今年,小红书将“买手电商”调整为“生活方式电商”,试图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推动商业化进程,形成“导流-种草-卖货”的闭环。然而,这一战略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小红书的电商业务难以拓展至更广泛的消费品类,尤其是价格较低且竞争激烈的大众消费品。其生活方式电商主要面向中高端的小众创业品牌,品类主要集中在家具、美护、服饰等。相比之下,淘宝天猫等头部平台的电商业务规模更为庞大。今年双11期间,小红书虽然取得了单场破百万店播直播间数量同比增长850%等成绩,但与淘宝天猫相比,这些成绩仍显逊色。

小红书的用户增长也面临放缓。自2023年初日活跃用户数(DAU)突破1亿后,小红书设定了年底DAU达1.4亿的目标,但实际仅达到1.06亿。截至2024年6月,DAU也仅为1.2亿,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小红书的流量主要集中在美妆、时尚、出行等领域,用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占比高达七成。这种用户群体的单一性限制了小红书的市场渗透,使其难以成为全民型平台。

不仅如此,近年来,小红书还面临着“焦虑贩卖机”“负能量集散地”等负面标签的困扰。虚假宣传、买卖账号、花钱打榜等负面新闻频出,导致不少网友对小红书的评价下降,认为其已经从种草平台变成了割韭菜的平台。

用户增长放缓和负面新闻频出,进一步加剧了小红书电商业务发展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内容特色的同时,成功实现电商的商业化,成为小红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微信群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