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诗兰黛集团近期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报告指出,在2024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的这一季度内,雅诗兰黛集团的净销售额降至40.0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6%,净利润更是亏损5.8亿美元,实现了从盈利到亏损的转变。这一变化令人瞩目,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市场在其全球业务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所处的亚太地区,雅诗兰黛的净销售额降幅达到了11%,降至12.87亿美元。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司泰峰表示,中国消费者消费情绪的低迷给高端美容行业和集团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他同时承认,雅诗兰黛在市场中的敏捷性有所下降,特别是在渠道和媒介方面逐渐落后于市场趋势。
为了应对这一困境,雅诗兰黛集团宣布将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推出名为“Beauty Reimagined(美丽重塑)”的全新战略愿景。这一战略被视为集团史上最大规模的运营变革,包括重组计划、优化运营模式等措施,并再次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雅诗兰黛将裁减5800至7000个工作岗位,这是该集团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司泰峰表示,推出这一战略愿景的目标是为了在未来几年恢复可持续的销售增长,并保持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
然而,财报发布后,雅诗兰黛的股价一度下跌超过16%,截至2月5日收盘,股价报65.940美元/股,跌幅为5.08%,总市值为237.20亿美元。这一市场表现反映出投资者对雅诗兰黛未来业绩的担忧。
中国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雅诗兰黛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但近年来却面临诸多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为4357亿元,同比下滑1.1%。其中,因“双11”大促的提前透支,11月的化妆品类零售额更是下滑26.4%,为近10年来最大跌幅。
在行业大盘遇冷的情况下,高端美妆产品的消费需求受到明显抑制。雅诗兰黛的主要目标群体正在流失,而本土美妆品牌如丸美、完美日记等凭借高性价比和本土化营销迅速崛起,进一步挤压了雅诗兰黛在国内的市场空间。雅诗兰黛在品牌策略上也存在问题,如长期依赖免税店渠道,而在电商平台冲击下,消费者对免税渠道的需求正在下降。
为了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雅诗兰黛正在加强品牌本土化部署。香水品类成为其在中国市场押注的重要标的,旗下香水品牌Le Labo在各地区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雅诗兰黛也在积极推陈出新,如旗下护肤品牌倩碧正向着功效护肤方向发展。
在加大面向消费者的投资上,雅诗兰黛也有动作。例如,该集团已少数股权投资了网红周扬青的个人美妆品牌“codemint纨素之肤”,并投资了中国高端香氛品牌“melt season”。这些举措显示出雅诗兰黛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投入。
然而,多名美妆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体量巨大的国际品牌,雅诗兰黛在变革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难。要想重新获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需要在营销和新品研发上多花功夫,并在渠道上进行彻底调整。有专家建议,雅诗兰黛应减少在国内免税店等旅游零售渠道的布局投入,迎合消费趋势,加大在直播电商等领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