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日揭晓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这家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9.1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然而,尽管营收有所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下降了13.5%,为9.92亿元人民币。
从全年数据来看,中芯国际的未经审计营业收入为57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23.3%,达到36.99亿元人民币。公司方面表示,净利润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资金收益减少所致。
关于业绩增长的驱动力,中芯国际指出,第四季度的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晶圆销售数量的增加、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以及产品组合的优化。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却出现了同比下降,这同样是由于资金收益下滑的影响。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中芯国际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超过了22亿美元,环比增长1.7%,毛利率达到22.6%,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全年来看,公司的销售收入为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毛利率为18%。
从应用领域来看,中芯国际在第四季度的收入构成中,智能手机占比24.2%,计算机与平板占比19.1%,消费电子占比最高,达到40.2%,互联与可穿戴设备占比8.3%,而工业与汽车领域则占比8.2%。按地区划分,中国区贡献了89.1%的收入,美国区占比8.9%,欧亚区则占比2%。
在晶圆尺寸方面,中芯国际第四季度12英寸晶圆的收入占比显著上升至80.6%,而8英寸晶圆的营收占比则为19.4%。在产能上,公司第四季度的月产能从第三季度的88.425万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增加至94.7625万片,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85.5%,共销售晶圆199.1761万片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
中芯国际还披露了其在2024年的资本开支情况,全年共投入73.3亿美元。到年底,公司的折合8英寸标准逻辑月产能达到了94.8万片,全年出货总量超过800万片,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5.6%。
中芯国际还宣布与大唐控股签订了2025年的框架协议,该协议为期三年,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根据协议,双方将进行包括芯片加工服务在内的交易,定价将依据市场合理价格,并经双方平等协商后确定。
中芯国际的这一系列数据和动向,无疑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也展示了公司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