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拒974亿美金收购,非营利性地位成交易绊脚石?

   发布时间:2025-02-14 17:00 作者:顾雨柔

近日,由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引领的一众投资者,向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抛出了一个价值高达974亿美元的收购意向。然而,这一巨额交易的达成并非易事,根据马斯克律师向法庭提交的文件显示,OpenAI需满足一系列严苛条件,包括转变为营利性企业,并需在5月10日前对此收购提案作出回应。

OpenAI的组织形式颇为独特,它既不追求纯粹的盈利,也不完全符合非盈利组织的定义,而是采用了一种名为“Capped Profit”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OpenAI本身作为一个非盈利实体存在,但其下属机构OpenAI LP则负责盈利活动。OpenAI LP所赚取的收益,首先用于回馈投资者和维持公司运营,当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多余的部分将以非盈利形式回馈社会。这种看似理想化的模式,曾吸引了众多人才加入OpenAI。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OpenAI内部出现了诸多分歧和争议。一些事件频发,如ChatGPT的训练被指违反“合理使用”原则,前研究员苏奇尔·巴拉吉的自杀,以及任职长达六年半的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的离职等。OpenAI日益封闭的态度也让不少人感到不满,甚至有人戏称其为“CloseAI”。

面对974亿美元的收购邀请,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却表现得颇为坚定。他认为,马斯克不能一边试图收购OpenAI的资产,一边又要求其改变非盈利组织的地位。奥特曼的这一立场,无疑为这场收购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中国大模型的崛起,OpenAI的竞争优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974亿美元的收购价格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然而,对于OpenAI是否应放弃其非盈利组织的地位,以及是否应该接受这笔巨额收购,目前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尽管奥特曼的表态显得很有原则,但不少人也认为,OpenAI在实际操作中已经逐渐偏离了其初衷。例如,目前使用满血的ChatGPT模型一个月的订阅费用已经高达200美元,这与非盈利组织的宗旨显然相悖。因此,对于OpenAI的未来走向,仍需拭目以待。

 
 
更多>同类内容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