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极氪品牌迎来了它的四周岁生日,并在庆典上隆重推出了第二款猎装车型——极氪007GT。这款新车的亮相,被外界视为极氪试图复刻其首款车型极氪001“出道即巅峰”辉煌时刻的又一力作。
回望四年前,极氪从吉利体系中独立出来,凭借极氪001一战成名,迅速在30万级纯电市场站稳脚跟,成为一匹不容忽视的黑马。四年间,极氪已成长为年营收高达759亿元的“新势力”代表,但其背后的故事远非一帆风顺。
尽管业绩亮眼,极氪在2024年依然遭遇了57.9亿元的净亏损,尽管同比减亏30%,但盈利拐点仍未显现。这份成绩单似乎并未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极氪公布业绩后,其股价持续走低,仅在2025年一年内,跌幅就达到了约25%。
极氪的成功离不开极氪001这款车型的强势表现。自2021年问世以来,极氪001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连续两年蝉联30万级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成为极氪的“现金奶牛”。然而,这也给极氪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后续推出的车型如极氪007、极氪7X、极氪009、极氪X和极氪MIX等,虽然涵盖了轿车、SUV和MPV等多个细分市场,但始终未能复制极氪001的辉煌。
特别是极氪007,曾被寄予厚望,被视为“特斯拉Model 3杀手”,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极氪007未能如愿成为新的销量增长点。2024年,车圈价格战愈演愈烈,特斯拉、比亚迪汉EV等竞品纷纷降价或提升配置,极氪007遭遇了全方位的挑战。同时,极氪001改款后的价格下探,也对极氪007形成了挤压。
面对困境,极氪尝试通过多元产品战略抢占细分市场,推出了纯电MPV极氪009、极氪MIX以及纯电SUV极氪X等车型。然而,纯电MPV市场依然小众,SUV市场虽大,但竞争同样激烈。新产品未能带来预期的回响,极氪不得不加快技术迭代速度,通过“小改款”等方式持续推新。
然而,这种策略也引发了部分老车主的不满。以极氪001为例,其在一年多时间内多次改款,让不少购买2024款车主感到被“背刺”。在极氪品牌四周年暨极氪007GT发布会上,极氪CEO安聪慧对此表示了歉意,并承诺将深刻反思。
在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极氪依然面临着盈利困境。2024年,极氪全年总营收虽然同比增长了47%,达到759.1亿元,但净亏损依然高达57.9亿元。极氪在技术研发上的大手笔投入,以及价格战带来的压力,共同导致了这一结果。
为了寻求突破,极氪宣布与领克品牌进行战略整合,希望通过品牌定位、产品架构和技术的统一,以及用户渠道的定向开发,产生规模化的经济效应,实现1+1>2的效果。然而,这一决策并未赢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极氪股价在官宣合并后一度大跌。
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在销量上确实实现了合并的利好,但在品牌、架构与技术方面的整合依然面临重重挑战。极氪与领克在品牌定位上的重叠,以及技术架构的并行,都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和客户群体混淆的问题。领克的燃油车销量占比依然较高,将其与极氪的新能源销量合并统计,对其他新势力来说并不公平。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红利,但要想从根本上重构品牌价值、厘清战略方向、打造创新产品,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极氪背靠着吉利这一强大后盾,拥有领克“五年磨一剑”的技术成果,但其成功之路依然充满挑战。如何开辟新路径、重塑品牌、减亏转盈、打造新的爆款车型,将是极氪未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